美欧联手寻找外星生命
“木卫二-木星系任务”将是一项由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联合执行的任务,欧洲航天局负责管理木卫三飞船,美国宇航局负责指挥木卫二飞船。这两艘合作的飞船还必须可以对大型卫星木卫一和木卫四以及木星进行有限的研究工作。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布拉德·道尔顿协助草拟了“木卫二-木星系任务”的申请书,他表示,木卫二飞船上的仪器将包括一台照相机、一个分光计和一个非常强大的雷达系统。该飞船借助这个雷达系统将可以穿透木卫二的冰层,计算出它到底有多厚。
木卫三飞船还将携带一台照像机、一个分光计、一个尘埃分析器、质谱仪或者磁力计。科研人员将利用这些仪器研究木卫三的表面成分和它周围的宇宙环境。道尔顿说:“木卫三飞船将更加关注从这颗卫星内部到它的磁气圈的地球物理过程。木卫二飞船的一部分设计目的是研究这颗卫星上的海洋的天体生物学意义,因此它将更加关注有关海洋和保持它呈液态的潮汐可挠性(tidal flexing)的直接迹象。”
飞船探测能力受限制
科学家已经设想到发射一颗表面登陆器或者一艘潜水艇,前去研究木卫二的海洋,但是道尔顿表示,“木卫二-木星系任务”不包含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仪器。道尔顿说:“我们努力在成本不超过预算和符合重量限制的情况下,设法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登陆器方案。事实上由于重量和成本问题,这颗登陆器将很难拥有全面的科研能力。一方面问题是,了解卫星表面情况对整个设计产生很大限制。一旦你到达那里,你将希望进行挖掘工作,但是这与当前的财政现实不符。”
道尔顿表示,他们打算发射一颗探测器,通过高速度让它撞入冰层里。就像前往一颗彗星实施“深度撞击”任务的那颗撞击器一样,这样一种撞击器将可提供大量有关冰壳成分的信息。在任务结束时,这艘飞船甚至可担任撞击器的角色。然而道尔顿说:“这种做法在行星保护方面引发了一些问题。经过大量讨论和很多棘手的问题后,我们清楚,我们必须三思而后行。我们在轨道上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在我们能像所有人希望的那样,发射一颗这样的登陆器以前,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
仍有可能发射登陆器
道尔顿表示,目前还不能完全排除发射一颗登陆器的可能性。他说:“现在仍在继续讨论一些最小仪器的方案,但是它们跟‘海盗’号或者‘凤凰’号(登陆器)都不一样。”其中一个最小的仪器可能是一个地震检波仪,利用该仪器的目的是研究木卫二上的冰移动的数量和次数。地震检波仪上还将拥有一个质谱仪,以确定木卫二的冰层里到底在发生什么化学反应。这项任务通过分析冰壳,将可以查明是否木卫二上存在生命。木卫二的地下海水偶尔会通过冰壳上的裂缝涌出来,冲刷冰面,抹掉陨石撞击产生的陨石坑。如果这些水体里存在生命,现在它们的遗体可能已经被冻在冰层里面,观测飞船或许可以发现它们。
飞船潜入海底寻找生命迹象将更加困难。一些科学家认为,海洋里的火山口是地球生命的发源地。他们猜测,由于受到木星的重力影响,木卫二上也存在类似的火山活动。当木卫二围绕木星轨道从它的一侧飞往另一侧时,这颗行星会挤压木卫二。“潮汐可挠性”应该会让木卫二的核心保持熔融状态,引起火山活动,在这方面,木卫二的邻居木卫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木卫一的轨道比木卫二更靠近木星,火山活动在它表面留下的千疮百孔不断向太空喷发出硫磺和其他化学物质。在地球上的热液喷口可以发现很多这种化合物,这些物质可能与地球上的早期生命有关。
确定是否适合生命生存
即使“木卫二-木星系任务”不能找到可证明木卫二上存在生命的直接证据,它或许也能确定是否这颗卫星像我们猜测的那样,适合生命生存。道尔顿表示,如果“木卫二-木星系任务”发现木卫二的环境适于居住,“我们将在稍后通过一个登陆系统来改进我们寻找生命的方法。”当然,“木卫二-木星系任务”也有可能会发现木卫二不适于生命生存。然而道尔顿表示,即使有迹象表面木卫二是一颗死亡卫星,也无法最终确定这颗卫星上是不是适合生命生存。他说:“就像火星一样,虽然至今我们都没在它上面发现任何生命迹象,但是仍有很多种生命可以在上面生存的方法。‘木卫二-木星系任务’将帮助我们缩小可能存在生命的范围,让我们更加清楚我们更应该仔细地观察哪些地方。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木卫二还了解不多。”
过去已经有几种向木卫二上发射任务的方案被淘汰。最近美国提出的“木星冰月轨道器(jupiter icy moons orbiter)”计划,由于内容太过复杂而在2005年取消。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011年发射“朱诺(juno)”任务前往木星,但是这项任务目前仍处于初期计划阶段,至今仍没确定具体的发射日期。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目前正在设法确定下一个将要执行的外行星任务。与“木卫二-木星系任务”进行竞争的是“土卫六及土星系统”三重探测方案(tssm),这是一项前往土星和它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的任务。最终选择谁,将在2009年早些时候做出决定,确定下一个太空项目的最后一次会议将在11月早些时候举行。不管哪项任务被选中,发射时间都定在2020年左右,并将于2030年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