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大地震,使汶川不仅因震中而举世皆知,更成为整个受灾地区的象征。
记忆不会远去。汶川大地震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伤痛,但也让人们看到了凝聚的力量,看到了一个不屈的民族在灾难面前的勇气和信心。
一场极端的灾难,点燃了一个民族的大爱与人性的光芒。在灾难面前,人们擦干眼泪,用爱的力量去创建新的明天。
在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人民画报社特派记者重返灾区,去发现,去记录,去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4月5日,30多名在罗汉寺出生的“地震宝宝”在父母陪伴下回来看望住持素全。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素全大师:慈悲接引
文 唐涛/人民画报
汶川大地震期间,108名婴儿出人意料地降生在四川什邡市城边的罗汉寺,使这座清净庄严的佛门道场和住持素全名声远播。2009年暮春时节,一年前降生于此的30多名地震宝宝结伴在他们的父母陪伴下“故地重游”,向他们共同的恩主——罗汉寺住持素全致意并祈福。
在人群的簇拥中,素全法师满面喜悦,轮流给每一个地震宝宝摩顶赐福。“在寺院中出生的孩子,都是小罗汉。”看着环绕身边的小生命,素全法师喜不自胜,喃喃自语,“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大地震发生时,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待产的20多个产妇,几经辗转,最终在寺院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帐篷安顿下来。
2008年5月13日凌晨5时许,大地震后的第二天,第一个新生儿在罗汉寺临时用两张饭桌拼成的产床上诞生。素全动情地回忆:“当时孩子哭声大得不得了,充满了生命力。世间莫大的痛苦就是生离死别,那一刻,我们感到死亡的痛苦,也感到新生的希望。”在家长的要求下,素全给这个新生的女婴取名唐震闻,以纪念地震过后这第一声响亮的生命宣言。
接生需要产床,素全想到了僧人平日打坐的禅凳。“既结实,又平整,还没有沿口。”从第二个孩子开始,有87个地震宝宝就先后诞生在用两张禅凳拼成的临时产床上,直到华西医科大学先进的手术床送到为止。产妇输液瓶需要吊挂起来,僧人们就用扫帚把做吊杆;简易帐篷油布不够用了,僧人们就把原先遮盖佛像的苫布拿给灾民。面对近在咫尺的接生和手术时的鲜血,素全这样告诫身边的僧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对佛家弟子而言,见死不救是最大的罪过,与此相比,其他的都不算犯戒。
素全住持抱着这些“小罗汉”笑得十分开心。 摄影 唐涛/人民画报
大地震后,许多人涌入寺院寻求庇护,当晚就达五六百人。在寺院召开的僧人大会上,素全动员全体僧人说要“无条件接受灾民,无条件提供物资,无条件提供一切可能的生活便利”。
寺里一个月的存粮,震后第3天就吃完了。5月14日晚,仅有的最后一点存粮下了锅。素全亲自坐在饭堂里,监督着将蒸好的米饭先送到妇幼保健院,再送到当地医院。为了给灾民腾出住房,全体僧人打着雨伞,在寺院空场上坐着挨过了三个雨夜。
2008年8月1日,地震期间在罗汉寺安营扎寨的临时产房迁离。之前,共有107个新生命在这座寺院诞生。据说,当时从上海赶来赠送救灾物资的道成大和尚遗憾地说:要是能凑齐108个宝宝有多好。恰在此时,从绵竹送来了一位马上就要临产的孕妇,转移工作暂时停止,医生马上对孕妇实行了剖腹产,最后一个在寺院里降生的地震宝宝成就了罗汉寺的“功德圆满”。
学生们在一起,李廷芳(中立者)的脸上会露出难得的笑容。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李庭芳:播种希望
文 段崴/人民画报
李庭芳在板房办公室里登记着学生们的模拟考试成绩,中考的日子就要到了,学生们的压力都很大。地震的伤痛还没有远去,新的挑战还在等着他们。
李庭芳是红白镇中心学校初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忙着为学生们即将到来的中考做着各种准备,因为她知道时间对于初三学生的重要性。
毕业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双重角色让她没有时间去放任自己的悲伤。同事们都说她是个坚强的人,大地震中,她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遇难了,但她始终在照顾自己的学生,没有离开。直到女儿的遗体运到学校门口,她才有时间去看一眼。直到现在,她也没有去看过女儿遇难的地方。大家心里都知道,这是她心里一块永远不想触碰的伤疤。
红白镇中心学校临时安置在一片板房区里,那里有一幅孩子们集体创作的图画:天空中,星星、彩虹和云朵相互映衬;绿树下,孩子们在草地上手拉着手舞蹈。这是孩子们为“手拉手”活动制作的背景图画,是孩子们自由创作的,老师们没有进行过多的指导。
地震过去快一年时间了,孩子们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脸上重又露出天真的笑容。之前的一年里,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有时候,课堂上分析文章,讲到动情处,很多孩子会默默地流眼泪。之后好几天,孩子们的情绪会很低落,老师们的心里也不好过。“地震给学生和老师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创伤。”校长陈世林说。
为此学校经常组织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开学的时候,学校组织了“手拉手”活动,还让学生们与四川大学的大学生们通信,使学生们把心里积压的一些情绪倾诉出来。这一方面是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也训练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帮扶小组,让小组里的孩子在生活上帮助因地震致残的同学,这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9月1日,学校的新教学楼就要投入使用。
“包括李庭芳老师在内,我们学校有四位老师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他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人离开。”言语里,陈校长透着感动。
而李庭芳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
2009年4月,马元江回到遇难地点祭奠逝去的同事。摄影 唐涛/人民画报
马元江:努力活着
文 唐涛/人民画报
2008年5月20日零点50分,经过178小时22分的艰难援救,马元江最终脱险,成为映秀镇最后的一个幸存者。
2009年4月,又到清明。汶川县映秀镇映秀湾发电厂发电部副主任马元江和同事们特意从都江堰赶回映秀,看望曾经的战友。
在映秀湾耿达电站的废墟前,一大捧花束在耀眼地绽放,在那下面,是被瓦砾封存的12位遇难同事遗骸。左臂已装上假肢的马元江有些吃力地点起蜡烛,烧着纸钱,嘴里轻声念叨着:“生前同事,死后同穴,兄弟们在天堂互相照顾吧。”
一年前地震发生时,马元江正在二楼办公室开会。短短不到10秒钟,楼房已开始垮塌。就在倒下的一刹那,他有意识地用双手护住了头部。
被废墟掩埋的马元江头部、脸部、肩膀被卡住,一点不能动弹,前胸、后背也被垮塌的水泥板、砖头、混凝土块紧紧挤压着,连呼吸都感到困难。
在经历最初的惊恐后,马元江平静地面对现实。废墟里面除了浑浊的空气和黑暗外什么都没有,“但我努力让自己喜欢这个地方,避免出现绝望情绪。”他回忆说,“当环境极度恶劣,困难强大到无法战胜时,只有暂时适应它,了解它。”最初的几天里,马元江不停念叨着自己平时的牵挂和喜好,自己和自己说话,以保持清醒,避免急躁和焦虑。
在黑暗的废墟下,马元江和活着同事们组成了临时团体,互相鼓励、彼此提醒、轮流休息,驱赶着一步步逼近的死神。他们谈家庭、爱人和小孩,相互勉励一定要活着出去享受人生的乐趣,决不放弃。就这样,难友们平时尽管不在一个部门工作,但他们在废墟下临时组成了一个特别团队,在漫长的苦挨中不断相互鼓励提醒,生死相依。
七天里,马元江想喝水,想知道过去了多久,想知道家人的情况。“我有一个简单的信念,就是不想走。”为了还未成年的孩子,为了年迈的双亲,孝道和亲情支撑着马元江,给了他坚持到最后的力量。
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坚强的意志和超常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让马元江坚持到了最后获救的时刻。
得救14个小时后,马元江被安全送达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2008年12月8日,马元江康复出院。一周后,他回到了原先的工作岗位。
经过大生大死,重新回到岗位的马元江更懂得感恩,“我将铭记给予我第二次生命的每一位,尽我的力量回报社会,感谢关心我的人们。”
杨文青参与救灾的照片见报后使他成了名人,每当有客人来,他就向他们介绍当时的情景。摄影 唐涛/人民画报
杨云青:震中重生
文 唐涛/人民画报
在大地震的震中映秀,杨云青是个传奇人物。地震中,他有十多名亲人遇难,但他始终与进行救援的战士们并肩作战。
在映秀,“杨云青”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在震后的每一个救援现场,几乎都能看见这个住在映秀小学边的普通村民的身影。从5月12日地震开始,老人带着幸存下来的儿子,连续奋战超过一百小时。哪里有救援部队,他就开着大吊车在那里帮忙卸大石块;只要救援部队不撤,老人就没有停下过。
地震中,他单独救出两个人,和上海消防战士一起救出十多人。同时参与救人的他的儿子也救出多人。然而在这场灾难中,他的家族中有十几人遇难,在救助别人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亲人也在面对生死的威胁。“当时,我没的选择。废墟中还活着的人在等着营救。”杨云青拿着全家福照片向记者逐一介绍家庭成员,看得出他是一个重亲情和家庭观念很重的人。
今年2月10日,59岁的杨云青在映秀镇都汶公路旁的临时板房内开起了一家集餐饮、停车、住宿于一体的饭店,名字就叫“5·12震中饭店”,饭店门前的七八张桌子和屋内的三四间客房总是客满。不断有游客和到访者把立在门前的牌子当作标志,找杨云青及家人合影。杨云青的名字传得更远了。
朋友听说杨云青丧偶后,热心牵线搭桥帮他寻找生活的伴侣。现在,杨云青的恋人在阿坝州里工作,他们为重建家庭着手进行着各种准备。杨云青说:“建起新房后就办婚事。到时候我们要把朋友们都邀请来,包括一起救人的消防战友。”
在映秀镇,类似杨云青开的这种饭店不下十家。而整个映秀镇上,开在简易房中的各种店铺已有二三十家,手机销售店、电器店、电脑维修店等都开了起来,生意也很不错。既给众多的外来旅游者、参观者提供了方便,也给映秀人带来了经济收益。
2009年4月8日,一批特殊的客人走进了映秀。他们是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知名专家,他们的任务是为映秀重建出谋划策。
板房里的家虽然不大,但一家人在一起是申桂珍感受到的最大幸福。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申桂珍:家的意义
文 段崴/人民画报
大地震发生75小时后,在众多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申桂珍被成功从倒塌的房屋中救出,但是她失去了一条腿。近一年后,她和丈夫在都江堰幸福家园临时板房里安了家……
从废墟中死里逃生的申桂珍在第一时间里被送到了四川省人民医院,2008年5月21日,她又被转送到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了106天。
申桂珍的小灵通里存着很多短信息,有的来自护理过她的医护人员,有的来自把她从废墟中救出的人。申桂珍说,以后一定要报答这些救过她命的好人。
申桂珍的独生子名叫杨申,是从她和丈夫杨学文的姓氏中各取一字。他们说,孩子是他们生活最大的希望。九岁的杨申聪明、好动,在都江堰幸福小学读三年级。
“地震之后,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以前他身体不好,总生病,我们就得常往医院跑。我刚拿着一个月的工资回来,他就病了,钱花光了,他的病也好了。所以,以前我每个月的工资几乎没有结余。地震之后,家里没有钱了,孩子也不生病了。”说到这里,杨学文的眼睛有些湿润。
每天放学后,申桂珍都会给儿子听写当天学习的生词。杨学文说:“我的普通话不标准,所以每次都是他妈妈来给他听写生词,我检查数学作业。”
杨申和爸爸妈妈共同生活在一间板房里,杨申床边的墙上贴着一张自己编排的墙报,报头上写着《美丽的都江堰》,虽然字迹有些幼稚,但可以看出每笔写得都很用心。
2008年5月15日17点30分,申桂珍被成功从坍塌的房屋中救出。摄影段崴/人民画报
申桂珍出院后,住进了幸福家园的板房区。板房里的家具、家电都是亲戚朋友们送来的。因为原来的家彻底坍塌了,东西都没能抢救出来,唯一拣出来的是杨学文的一件旧衣服。
地震以前,申桂珍和父亲做过一段时间的早点生意,店面就是自家的房子,每个月能有几百元的收入。现在,房子塌了,申桂珍也还在疗伤阶段,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紧。
杨学文常常会不自觉地跑去荷花池附近,看看他们曾经的家,尽管那里依然是一片瓦砾场。目前他在都江堰一家铸钢厂工作,每月工资800元,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重建家里房子所需的二十几万元钱还不知道从何而来。杨学文常常会因此陷入沉默。
板房的柜子上面放着两套全新的被子,是前些天从上海运来的救灾物资,申桂珍一家一直舍不得用。她说:“等到有新家那天,我们会拆开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