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在南方地区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四川汉源灾区的同样也在经受着考验,灾区重建工程组打出了“只争朝夕建新房,挑战极限大会战”的标语。施工现场,地面蒸腾着令人发毛的热气,机器的轰鸣声、工人的号子声掩盖不住工人们的热情,时而会听见他们传来爽朗的笑声。
据悉,,“5·12”汶川大地震,汉源县灾情表现出三个特征:一是距离震中虽远,但灾害严重损失大,国家地震局专家解释为“远地烈度异常”;二是房屋损毁严重,虽然人员伤亡不大,但受灾群众数量多,安置难度大;三是灾区大多位于库区,受灾群众和移民身份重叠,移民安置和受灾群众安置交织,需转移安置4.5万人,矛盾和问题交织,重建工作难度大。
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对口支援汉源总体方案,3年内全省将举资20多亿元,有重点、分步骤、高质量做好对口支援,力争2010年前完成所有援建项目,促进受灾群众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全面恢复。 (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工人施工(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工人休息(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喝了酒干活有力气(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活动板房门口种植起了植物(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巾帼不让须眉(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蓝天白云下的重建(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烈日下的微笑(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烈日下工作(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热火朝天(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洗手吃饭(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一片大好希望(李文科 摄影报道)
7月21日,四川汉源,灾区便民服务店(李文科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