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日,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左一)在北京图书大厦做京剧知识讲座并为自己主编的《小学生京剧100问》进行图书签售。吴江向在场的小读者们介绍京剧的历史和表演特点,并就青少年如何欣赏京剧与现场听众进行讨论。
吴江,共和国同龄人,我国著名的戏剧编剧、戏剧理论家,现任中国国家京剧院院长,一级编剧。1958年,吴江考入北京戏剧专科学校京剧表演专业,从此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十年来,中国京剧的发展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无论是芳香满园还是门庭冷落,京剧人的改革创新一刻也没有停步,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在新时期里焕发出别样的精彩,京剧人吴江亲历和见证了新中国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
吴江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我小时候学戏做演员时,尽管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一大批老艺术家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都竭尽全力把自己的技艺倾心传授给学生”。吴江动情地回忆:“老艺术家们在教我们认真学戏的同时,也教会我们堂堂正正做人”。戏校毕业后,吴江进了北京市京剧团,扮演新四军、八路军战士,过铁丝网、进窗户、翻墙等尖端动作都由他来完成。吴江的身体很弱,但胆子很大,不怕苦。
造化弄人。吴江的脚摔伤了,他暂时告别了舞台。
出院后的吴江选择了读书,1974年,吴江被北大中文系录取,他在这里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创作底子,1977年毕业后,他选择了北京京剧院,成为一名演员兼创作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也成为京剧艺术进入繁荣发展新时期的坐标。“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成为引领京剧艺术发展的航标。吴江赶上了好时候。“我知道,我这一辈子得扎扎实实走,我热爱基层,热爱创作。”吴江的创作热情和灵感因与一线的频繁接触而变得浓郁、活跃。1979年到1986年,是吴江创作的如火如荼的几年,由他或改编、或创作的十几个戏搬上了舞台。
1987年,曾经是北京市戏曲学校学生的吴江回到学校担任常务副校长。领导对他说:“抓得起来,学校就办下去,抓不起来,只有关门。”吴江说:“我不做末代,不能让学校垮在我手里。”经过7年,学校学生从7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学校软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发展,吴江的一口牙却全掉了。“我脾气不好,一生气满口牙都晃,一次拔五、六颗。被人称为‘无齿之徒’,但我教了一大批学生,发展了几个新学科,为许多艺术单位培养了后备人才。”在任北京戏曲学校常务副校长和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期间,吴江主持策划创作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舞台剧目,培养了一批成绩突出的艺术创作表演人才。
2000年吴江调任中国京剧院院长(后更名为国家京剧院)。中国京剧院代表着中国京剧艺术最高水平。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在多元的文化娱乐方式冲击下,京剧这一古老戏曲样式陷入了发展乃至生存的困境,一方面观众群日益减少和老龄化,另一方面,京剧演出团体缺乏走向市场的观念和方法。吴江上任初始就对中国京剧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他说:“如果不排戏,不创新,不搞自己的作品,不去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的话,中国京剧院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国京剧院以全新的演出面貌打开了市场,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迅速蹿红,成为全国知名的京剧新秀和票房号召明星。在中国京剧院的强力带动下,各地京剧演出也逐渐复苏。吴江认为,在新环境下,京剧团还要改变经营方式,才能形成更大规模的影响。因此,他改变京剧剧团游走巡回的演出方式,开拓性地建设梅兰芳大剧场,在这里每年将有至少100场的定点演出,并将以邀演和巡演的方式,激活全国京剧演出市场。吴江认为,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发展京剧不能仅仅注重票房,更要注重京剧的社会普及。吴江还积极推进京剧院团进校园演出,并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就“中国的京剧文化”进行演讲。中国京剧院还推出了门户网站,为人们了解京剧打开了一扇便捷的窗口。自任国家京剧院院长以来,吴江组织创作了大批历史和现代题材的京剧新戏,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京剧新秀,为我国京剧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江对京剧的未来充满信心,即将退休的吴江表示,退休后自己除了做一些资料整理等工作外,将把更多精力放在培养青年的工作上。“共和国培养了我,要懂得回报。在能干的时候要不遗余力地干好。我愿意像我当年的老师那样,倾我所能,做年轻人的铺路石。”60岁的吴江深情地说。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20世纪70年代末,在干校学习锻炼的吴江(右二)和同事们在练功。新华社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