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唐正和:60年影像消费变迁见证人
发布者:新华网    我要编辑    推荐进入论坛
时间:2009-08-10 10:59:18  

7月27日,4位老姐妹到相馆拍照留念。唐正和(左一)正在让她们看刚刚拍完的影像。新华社记者陈燮摄

“现在来相馆拍照的人,95%都是照证件照,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唐正和坐在自己的“时代照相馆”里,一边喝茶等生意,一边与记者闲聊。他的小相馆,开在四川省绵竹市小西街。行人匆匆从相馆前经过,很少有人停下脚步。

60岁的唐正和与共和国同龄。上学、下乡当知青、回城工作,经历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是:1980年,回城后的他选择了自谋出路,承接父业以照相为生。上世纪30年代,唐正和的父亲唐靖芳学成照相手艺后,在成都开设“时代照相馆”。抗战期间,为躲避日军轰炸,相馆从成都迁到80公里外的绵竹市。1956年,“时代照相馆”公私合营,唐靖芳成为相馆的一名职工,一直干到1979年退休。“我1980年回城干照相的时候,生意哪像现在这样冷清!”唐正和一边喝着茶,一边骄傲地对记者说,“我在县城公园里摆摊照相的收入,每月都在千元以上,一年的收入就超过万元户,更不要说1986年开相馆的时候了!”。聊起自己的照相史和照相旧闻,唐正和立马来了精神。

这是唐正和的父亲唐靖芳(前排中)和同仁在绵阳地区进行公私合营学习时的合影(1957年4月摄)。1956年,唐靖芳的“时代照相馆”公私合营,他的身份由照相馆老板成为一名职工。新华社发

这是唐正和5岁时学拉二胡的照片。他的脚上,穿着两只不一样的鞋子。兄弟姊妹7人中,他排行老四,那个年月,捡哥哥姐姐的衣服穿是平常的事。新华社发

这是1983年唐正和与妻子李兴玉的结婚照,颜色是唐正和自己在黑白照片上用油彩手绘的。那个时候,彩照刚刚进入百姓生活不久。新华社发

“我自小在相馆长大,现在还记得,1950年代进相馆的大多是县城时尚的年轻人和文化人。那时候的人一般都拍一寸的照片,8分钱;偶尔放一张3寸或者6寸的照片,就很奢侈了。”“到了1960年代,来拍照的农民开始多起来。那时候结婚时兴照结婚像,一男一女笔直站在相机前,像两扇门板一样立在那里,行内就称为‘门板像’。”“‘文革’期间,照相的人更多了。大家都喜欢穿军装,戴军帽,拿本毛主席语录来照相,有些人还要摆个‘永远向前’或者‘战天斗地’之类的革命姿势。直到文革结束后,姿势才随意起来。”讲着60年来照相行业的变迁,唐正和滔滔不绝。

  讨论区 —— 已有0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选择以下可用表情
  写下您对此新闻的看法
新闻
黄页
商品
店铺
商家

NZ$ 10.00

NZ$ 10.00

NZ$ 10.00

NZ$ 10.00

NZ$ 10.00

NZ$ 10.00

NZ$ 10.00

NZ$ 10.00

NZ$ 10.00
  社区
  文苑
          
          
Google Sitemap Gene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