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中的兽医在给军马进行例行体检(10月30日摄)。
在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北50公里的毛登牧场上,有4间小屋和一个用栅栏围起的马圈,屋顶迎风飘扬的红旗格外醒目,从很远就可以看到。这里是中国最后的骑兵——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二营官兵们挥马扬鞭的战场。新华社记者冯印澄 摄
没有落过马的骑兵不是好骑兵
我军目前仅象征性地保留了几支骑兵部队,执行巡逻、警戒等任务。驻扎在这片被誉为“天堂草原”的是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二营。
每年夏天,是骑兵马上训练的最佳时机。“可惜你们来得不是时候。”骑兵第二营教导员任志龙有些遗憾地说,“由于天气的原因,部队在9月底就已经撤回锡林浩特市了,只留下几名战士在这里放养战马。”
夕阳将远处的天边和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染成了一片绯红,一条黑线在地平线上蠕动着,那是暮归的马群。伴着偶尔迸发出的嘶鸣声,两名骑兵挥舞着套马杆不断驱赶着马群,惊起了一片停留在水槽边小憩的飞鸟……
留在牧场的“牧马人”一共有6个,一名军官、一名兽医和4名战士,每隔一段时间轮换。每天清晨6时,2名战士赶着马群到20公里外的草场放马,待太阳下山之际,再将战马一匹不差地赶回马圈。
“营里共有143匹战马,每一匹马我们都认识,少了哪匹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排长长福说。
在骑兵第二营里,每一匹战马都有自己的档案,每当新马“下连”时,编号就被烙在马屁股上。与这些冗长的编号相比,战士们更愿意根据马的特点给它起一些绰号,就像孩子的乳名。
看着这些驯服的战马,战士尚春磊难忘自己刚接新马时的经历。“刚来的新马不能骑,要让它随着马群适应1年。有的马非常烈,人一骑上去它就使尽浑身解数想把人摔下来。有时人根本上不去,就把沙袋先放在马背上,直到它适应了驮运重物。”
对于骑兵,落马是家常便饭,每一名骑兵几乎都曾因为骑马受过伤、流过血,还有的战士因为骨折从此告别了骑兵生涯。骑兵营里有一句老话:没有落过马的骑兵不是好骑兵。
牧马归来的战士在清点归队的军马(10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印澄 摄
1 2 3 4 下一页
两位小战士在毛登牧场上放牧,这是他们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印澄 摄
教导员任志龙(左)带领战士检修驻地上唯一的“电器”——汽油发电机(10月31日摄)。
在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北50公里的毛登牧场上,有4间小屋和一个用栅栏围起的马圈,屋顶迎风飘扬的红旗格外醒目,从很远就可以看到。这里是中国最后的骑兵——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二营官兵们挥马扬鞭的战场。新华社记者冯印澄 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两位小战士在雪中放牧(1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印澄摄
无言的战友
战马通常能够服役7到10年。在部队,战马就是战士,是官兵们无言的“战友”。如果有优异的表现,它同样可以立功,胸前戴着大红花,记入属于它的档案;战马也会“为难”新兵,陌生的战士骑上来,绝对不会让他轻松驾驭;战马也会“私自离队”——为了能吃到鲜嫩的青草而独自离群,让战士们到处去找。
“我真正爱上了我的‘战友’是在一次外出找马回来的路上。”尚春磊拍着自己的战马说,那次,太阳已经落山,他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草原迷了路,绝望中放开了缰绳,让战马自己走,最后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那一次,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无言的’战友。”
老兵退伍是军营里最感伤的时刻,骑兵不仅要告别自己的战友,更要和朝夕相处的战马说再见。
“那是我一年里最不愿意经历的日子。”战士刘元宽说,每到老兵即将退伍的最后一天,营里都会举行“军马告别仪式”,老兵把自己的马牵出来,再为它们刷一次毛、喂一次草料、合一张影。“那个时候,再硬的汉子都会流眼泪。”
小战士刘元宽看着四天来第一次从水管中流出的水欣喜不已(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印澄 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战士正在牧马。新华社记者冯印澄摄
夕阳下的马群。 新华军事记者杨雷 摄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17日电(杨雷、冯印澄)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北50公里,毛登牧场。
初冬的草原早已没有了一望无际的绿色,锋利的白毛风刮得人脸生疼。放眼望去,一片枯黄中,4间小屋和一个用栅栏围起的马圈让人感到了一丝生机,屋顶迎风飘扬的红旗显得格外醒目,从很远就可以看到。
这里是中国最后的骑兵挥马扬鞭的战场。
孤独的牧马人
在冬日的草原上放马,生活单调得就像时钟,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
排长长福和兽医王青伟负责餐饮保障,每天清晨,他们就开始准备一天的伙食。这里不通电,更没有煤气,日常用电需要靠汽油发电机维持。为了节省能源,大家通常只在晚上用电,平时做饭只能生火。厨房里只有一口大锅,想要焖熟一锅米饭,至少得需要3个小时,所以在这里,官兵们最常吃的是挂面和烙饼。
草原上的水资源很宝贵,要靠抽水机从十多米深的井底抽上来维持战马和人的基本需要。每隔7到10天,营里会把官兵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和油料送到牧场,种类很丰富,各种肉类、蔬菜和副食一应俱全。但如何保存食物是个难题,天热时食物很快就会腐烂。“没办法,有时我们只能拣一些能吃的吃,有时候也得饿肚子。”长福说。
放牧的草场杳无人烟,极目四望,有时可以在天边发现一条白线,那是“隔壁”牧民的羊群。
但官兵们有自己独特的消遣方式。有时,草丛里突然窜出一只兔子或狐狸,战士们会骑着战马紧追不舍,直到它钻入自己的洞穴;有时,意外地发现落巢的雏鸟,战士们会把它带回去抚养,直到其羽翼丰满,重回自然……
“在这样的地方训练、生活,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找一些高兴的事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生活才不会太乏味。”尚春磊说。
入夜的草原是美丽的。满天繁星下,明亮的月光给马背镀上了一层银色。但官兵们没有夜生活,发电机只能维持一间屋子的电量。吃完晚饭,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聊聊当天放马的生活,不到8点,大家就熄灯就寝。
当骑兵正从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时,对于骑兵的未来,官兵们显得很淡定。
“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传承。”长福说,即使有一天,当战马不再属于战场,他也会坦然地接受,因为那是军人的职责。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