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残疾儿子喂饭。刘国兴/摄影
一天要端几盆水做饭和给儿子擦身体。刘国兴/摄影
盛夏时节,热气熏蒸,大地滚烫。一位74岁的老人守在病残儿子的床前,小心翼翼地一会儿给儿子擦身子,一会儿给儿子扇扇子,一会儿又把馍掰成碎片送到儿子嘴里,饭热了吹吹,凉了热热,一勺一勺地给儿子喂饭。她就是照料卧床不起儿子45年的卫东区东环路街道五条路社区脏庄村居民朱桂枝。
那是1964年腊月的一个晚上,下着鹅毛大雪。朱桂枝刚满1周岁的儿子付金营,突然哭闹不止,浑身抽搐。朱桂枝迅速抱起襁褓中的儿子,顶着凛冽的寒风,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医院给孩子诊治,专家经过诊断后告诉朱桂枝:“你还是回家照顾好他吧!别再浪费钱了。”朱桂枝蒙了,泪水潸然而下。 金营自从有病后,日夜不停地哭闹。朱桂枝想,可能是孩子睡在硬板床上不舒服,就将儿子揽入怀中,用自己的身子温暖儿子虚弱的身子。这一抱就是3年,朱桂枝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由于长时间熬夜,落下了两眼模糊、视觉不清的眼疾和驼背的毛病。
儿子一天天长大了,身高和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有所增加。本来就身材瘦小、体弱多病的朱桂枝也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照顾慢慢长大成人的孩子也更困难了。但朱桂枝不厌其烦,坚持每天给金营按摩、翻身。夏天她经常给金营擦身、洗澡,冬天洗脚、洗头,防止金营长时间卧床长褥疮。
金营患病后,四肢关节严重变形,大小便不能自理,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朱桂枝每天十几次给儿子垫尿片、洗尿片,儿子大便困难,她就用手抠。儿子语言表达不清,只能用简单含糊的几个词语。几十年来,朱桂枝通过仔细观察儿子的口型,揣摩他所表达的意思,一遍遍和儿子沟通,形成了他们母子之间特殊的交流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忽然有一天,金营竟断断续续地叫出“妈妈,妈妈……”那一刻,朱桂枝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夺眶而出:“儿子,你终于会说话了。”
提起儿子吃饭,朱桂枝说:“我们家金营吃饭就像小燕子,只能吃些稀饭和馒头,还都得一小口、一小口地喂。”从她说话的语气中,丝毫看不出她经历的艰辛和磨难,感受到的只是她的坚强和乐观。
一个冬天的傍晚,朱桂枝把金营平时喜欢吃的面稀饭和馒头准备好了,平时一到吃饭时间,金营就兴奋地说“吃馍”、“喝喝”。可这次金营不喊了,也不会咽了,喝点汤就呛。朱桂枝心急如焚,立即把儿子背到小推车上送往附近的医院。等到了医院,她才发现自己的两脚都是血。原来,赶路太急,她什么时候把鞋弄掉了都不知道,脚被路上的石块划破了。
不少街坊邻居说:“桂枝,你看这孩子残成这样,整天拖累你,干脆扔了算了。”朱桂枝总是深情地说:“老天给了我这样一个儿子,是我和金营的缘分。别人都说我苦,命不好,其实金营才是最苦的。我要照顾好他,让他吃好、喝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89年,朱桂枝的丈夫付玉庆患了癌症,尽管倾家荡产,东拼西凑筹款治病,还是没有保住丈夫的生命。沉重的家庭负担就像大山一样压在朱桂枝一人身上。由于朱桂枝没有工作,全家仅靠政府发放的低保金勉强维持生活,还要时常给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的儿子看病,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儿子的病始终是朱桂枝的一块心病,为了给儿子治疗,她想尽了一切办法,到处打听哪里能治儿子的病,听说哪里有专家就带儿子去看。为了省下几元车票钱,她都是步行到医院。几年下来,亲戚、邻居能借的都借了,家里该卖的都卖了,一家人挤在40年前盖的那两间低矮的老房子里,朱桂枝从没喊过一声苦和累,无怨无悔地照料着病残儿子。(刘国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