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治沙村民用废旧轮胎制成的沙障里,一年前栽种的沙生植物梭梭已经成活(摄于2009年11月11日)。
甘肃民勤县是我国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夹击下,民勤县荒漠化面积已占土地面积94.5%,数十万亩农田被迫弃耕,大量农民流落他乡。风沙前沿如果人口流失过度,就会人退沙进,局面进一步恶化。
命悬一线的民勤绿洲还能绿多久?风沙前沿的坚守者探索出“正新模式”,为世人带来新的曙光。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有764人参加了一场由当地政府主导的治沙试验。政府发放生态专项补助,而农户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组织起来压沙造林,逐步实现向治沙工人的过渡。年人均划给3亩沙地治理,造林成活率超过80%另有补助。种草养畜成为传统种植业退出后的接续产业,人均2.5亩土地种植紫花苜蓿、甘草、菊芋、枸杞等饲草作物和中药材。
据民勤县扶贫办公室介绍,2008年至2009年,正新村共压沙造林5600多亩,面积超过此前10年之和。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350元,比试验前增加350元。
正新村55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雷立业说,群众参与程度和积极性非常高。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正新村有近300人外迁成为“生态移民”。外迁势头在试验开展后得到了扭转,一些人甚至主动要求回迁,参与防沙治沙。民勤县扶贫办公室副主任、移民局局长崔永德认为,“正新模式”能实现“有条件的人定沙定”。
2008年以来,民勤县开始探索建立“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模式”,让人、水、沙、地等各类生产要素最大限度进入生态治理领域,饱受风沙之苦的当地农民告别了延续千百年的种粮传统,逐步变身为防沙治沙的主力。2009年,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委员会对民勤“绿洲边缘区人口资源协调发展与生态治理研究项目”进行鉴定时认为,“正新模式”达到同类课题的国际领先水平。民勤县计划用10年时间推广“正新模式”,将绿洲外围大约408公里风沙线上的6万多农民全部纳入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范围。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村民出工治沙(摄于2009年12月7日)。
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治沙村民在沙丘上划方格,为埋压麦草,构造草方格沙障做准备(摄于2009年12月7日)。
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一位村民在村中心的水井边打水喂羊,两年前正新村还没接入自来水时,这眼井是全村人畜饮水的保障(摄于2009年12月6日)。
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村民埋压麦草治沙(摄于2009年12月5日)。
2009年12月6日傍晚,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六社几位去镇上买菜的村民回家。风沙前沿的农民家中,至今缺少新鲜蔬菜。
“西瓜泡馍”是大多数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治沙村民自带的午餐(摄于2009年12月7日)。
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治沙村民在埋压麦草,构造草方格沙障(摄于2009年12月7日)。
“西瓜泡馍”是大多数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治沙村民自带的午餐(摄于2009年12月7日)。
民勤县西渠镇辉煌村农民举家外迁后留下的废弃房屋(摄于2009年3月12日)。辉煌村与东湖镇正新村同处民勤北部风沙口、青土湖附近。
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治沙村民利用装入沙子的编织袋构成沙障(摄于2009年12月5日)。
民勤中部一处风沙口,在用废旧轮胎制成的沙障里,一年前栽种的沙生植物梭梭已经成活(摄于2009年11月11日)。
冬日的傍晚气温很低,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一位老人将头用围巾包裹严实(摄于2009年12月6日)。
这是被沙漠包围着的民勤绿洲地形地貌(资料照片)。
在民勤县中部一处风沙口,蓝天白云下,由农作物秸秆拼成的“家园”二字在漫漫黄沙间若隐若现(摄于2009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