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县回民小学六年级回族女童鲍玉兰(右三)在课间休息时与同学一起玩跳绳(1月6日摄)。
当越来越多的农村回族女童通过上学这条道路走进都市,成为“白领”时,“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也随之悄然改变。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女童失学、辍学现象曾经十分严重。统计显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回族女童入学率仅为20%,到1991年也不过63%,是我国女童入学率最低的省区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把回族女童教育作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女童教育环境,解决女童上学难的问题。自治区政府投资300多万元,在南部山区增设300多个教学点,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方便因路远、年龄偏大、照顾弟妹等原因失学的女童入学。成立女童教育促进会,设立女童助学金,每年拿出50万元帮助家庭困难的女童上学。
宁夏女童教育也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宁夏等四省区28所农村小学开展女童教育试验研究,在教学内容上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增强了女童教育的吸引力。
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08年,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4%,少数民族女童入学率也达到98.8%。新华社记者 刘泉龙 摄
宁夏海原县回民小学六年级回族女童鲍玉兰在课堂上专心听讲(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泉龙 摄